時間:2020-02-17
作者:易科泰
點擊量:
簡介:
模塊式藻類表型成像分析系統(tǒng)
藻類是藍藻門、眼蟲藻門、金藻門、甲藻門、綠藻門、褐藻門、紅藻門等一系列水生生物的總稱。其形態(tài)種類眾多,小至微米級的單細胞微藻,大至長達幾米乃至幾十米的大型褐藻。藻類作為水體中最重要的初級生產者,對整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乃至地球圈的穩(wěn)定都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。同時,很多經濟藻類也在食品、醫(yī)藥、能源等行業(yè)中扮演重要角色。而水華、赤潮等有害生態(tài)現(xiàn)象也是由藻類造成的。
在藻類研究中,需要全面分析藻類的表型特征,尤其是光合生理、形態(tài)、顏色、色素組成與分布、不同色素的光合貢獻、脅迫生理等方面的測量與分析,使藻類表型數字化、生理生態(tài)及功能可視化。這就需要針對藻類表型專門設計的表型成像系統(tǒng)方案。
模塊式藻類表型成像分析系統(tǒng)由FMT150藻類培養(yǎng)與在線監(jiān)測單元、FluorCam葉綠素熒光或多光譜熒光成像單元、FKM多光譜熒光動態(tài)顯微成像單元、高光譜成像單元(或多光譜成像單元)、RGB彩色成像單元、等組成,是目前市場上配置最靈活、功能最全面、性價比最高、技術領先的藻類表型與生理生態(tài)研究分析系統(tǒng)。
珊瑚共生體的表型成像研究,左圖:珊瑚收縮-膨脹不同時相NDVI多光譜成像與GFP綠色熒光蛋白成像分析;右圖;珊瑚表面及垂直剖面樣品分別在弱光和強光適應條件下的RGB成像、葉綠素熒光成像和NDVI多光譜成像分析(Leal MC, et al. 2015)
主要功能特點與技術指標:
1. FMT150藻類培養(yǎng)與在線監(jiān)測技術:將生物反應器與監(jiān)測儀器獨特地結合在一起,用于淡水、海水藻類和藍藻等的模塊化精確光照培養(yǎng)與生理監(jiān)測:
1) 尺寸容積可選:400ml、1L、3L等,可定制25L、120L的大型培養(yǎng)容器
2) 全LED光源:紅光、藍光或白光、紅光雙色光源,其他光質可定制,最大光強達3000μmol (photons).m-2.s-1
3) 精確控制溫度、光強、培養(yǎng)周期、CO2濃度等培養(yǎng)條件,模擬自然周期變化,并可進行恒化或恒濁培養(yǎng)
4) 在線實時監(jiān)測溫度、pH值、溶解氧、O2/CO2通量、營養(yǎng)鹽變化、光密度、葉綠素熒光參數(反映受脅迫狀況和生理狀態(tài))等多種環(huán)境與生理參數
5) 通過專用的電腦軟件實現(xiàn)外部控制、數據實時在線監(jiān)測和保存
6) 可選配MC1000 8通道藻類培養(yǎng)與在線監(jiān)測單元進行快速重復培養(yǎng)實驗
萊茵衣藻多組學解析,左圖:使用FMT150進行精確控制培養(yǎng);右圖:使用FluorCam進行葉綠素熒光分析(Strenkert, 2019, PNAS)
2. FluorCam葉綠素熒光成像技術:可根據需求選配不同型號和成像大小的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(tǒng),或選配GFP/YFP等穩(wěn)態(tài)熒光成像、PAR吸收/NDVI成像等:
1) 便攜式葉綠素熒光成像,成像面積31.5x41.5mm,可用于野外及實驗室葉綠素熒光成像分析,還可選配光合聯(lián)用系統(tǒng)進行光合作用測量和葉綠素熒光成像分析測量
2) 封閉式(一體式)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(tǒng),為功能最全(具備全部Protocols包括OJIP、QA再氧化動力學等)、性價比最高、使用最方便的臺式植物表型成像分析設備,可同時對植物PAR吸收、光譜反射指數NDVI等進行成像測量
3) FluorCam模塊式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(tǒng),有13x13cm標準版和20x20大型版,模塊式結構,具備可擴展性,可選配白色LED光源(用于模擬自然光源)、青色LED光源、綠色LED光源、紅色LED光源、藍色LED光源等不同激發(fā)光源進行光質實驗,用于激發(fā)不同的藻類光合色素蛋白(下圖依次為便攜式、一體式、模塊式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(tǒng))
4) FluorCam大型葉綠素熒光成像平臺,成像面積可達35x35cm(下圖依次為便攜式、一體式、模塊式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(tǒng)和大型葉綠素熒光成像平臺)
5) FluorCam多光譜熒光成像技術方案,配備UV紫外光及專用濾波器激發(fā)并檢測藻類的多光譜熒光,尤其適用于次生代謝組與病害表型研究。有一體式(成像面積13x13cm)或模塊式(成像面積13x13cm或20x20cm)供選配,還可選配實驗室大型多光譜熒光成像平臺
中國海洋大學使用FluorCam多光譜熒光成像系統(tǒng)研究條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感染赤腐病后的次生代謝響應(Tang L, 2019)
3. FKM多光譜熒光動態(tài)顯微成像技術:基于FluorCam葉綠素熒光成像技術的顯微成像技術。它由包含可擴展部件的增強顯微鏡、高分辨率CCD相機、激發(fā)光源組、光譜儀、控溫模塊以及相應的控制單元和專用的工作站與分析軟件組成。它不僅可以對微藻、單個細胞、單個葉綠體乃至基粒-基質類囊體片段進行葉綠素熒光及多光譜熒光成像分析,還可以進行熒光蛋白、熒光染料以及藻類特有光合色素的成像分析。
1) 內置現(xiàn)今葉綠素熒光研究的全部程序,如Fv/Fm、Kautsky誘導效應、熒光淬滅、OJIP快速熒光響應曲線、QA再氧化等,可獲得70余項參數及其成像圖
2) 配備10倍、20倍、40倍、63倍和100倍專用生物熒光物鏡,可以清晰觀測到葉綠體及其發(fā)出的熒光
3) 激發(fā)光源組中包括紅外光、紅光、藍光、綠光、白光、紫外光和遠紅光等,能夠研究植物/藻類中任何一種色素分子或發(fā)色團
4) 可進行GFP、DAPI、DiBAC4、SYTOX、CTC等熒光蛋白、熒光染料的成像分析
5) 高分辨率光譜儀能夠深入解析各種熒光的光譜圖。
6) 控溫系統(tǒng)可以保證實驗樣品在同等溫度條件下進行測量,提高實驗精度,也可以進行高溫/低溫脅迫研究。
魚腥藻異形胞分化過程中的光合作用規(guī)律(Ferimazova, 2014)
4. Specim高光譜成像技術,推薦IQ高光譜成像儀,一體式設計,內置自動推掃、數據采集處理、操作系統(tǒng)、觸摸屏及操作鍵、GPS等,機身小巧輕便,只有1.3kg,實現(xiàn)輕松手持操作或固定操作,波段范圍400-1000nm,7nm光譜分辨率,204個波段,圖像分辨率512x512像素,視野31度,物距15cm至無窮遠,1m視野55x55cm。可選配其它掃描式高光譜成像分析單元(參見下面高光譜成像技術選型參考表)
型號 |
FX10 |
PFD4k |
sCMOS |
FX17(nm) |
SWIR(nm) |
波段范圍 |
400-1000nm |
950-1700 |
1000-2500 |
||
光譜分辨率(FWHM) |
5.5nm |
3.0nm |
2.9nm |
8nm |
12nm |
波段 |
224 |
768 |
946 |
224 |
288 |
空間分辨率(像素) |
1024 |
1775 |
2184 |
640 |
384 |
光圈 |
F/1.7 |
F/2.4 |
F/2.4 |
F/1.7 |
F/2.0 |
信噪比 |
600:1 |
1000:1 |
1050:1 |
||
幀頻(fps) |
330 |
100 |
100 |
670 |
450 |
重量 |
1.26kg |
2.7kg |
>2.0kg |
1.56kg |
>14kg |
5. 可同時選配RGB成像分析或多光譜成像分析
6. 配置靈活、使用方便,可選配不同單元組合
海洋綠藻、褐藻和紅藻的光譜成像分析(Ginneken V,2017)